第二章 宪法的历史发展

第一节 宪法的产生和发展

 

重点提示

[单选] “宪法”一词的起源在西方,“宪法”一词起源二拉丁文 constituio,意思是组织、确立、结构。

[单选]古罗马帝国,表示皇帝的各种建制和皇帝发布的诏令、谕旨等。

[单选]中世纨的欧洲,与指那些确认封建主和教会特权的法律。

[单选]宪法是 17、18 世纨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产物。17 世纨的英国宪法是近代宪法的先驱。

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形成不成文宪法的国家。(1689 年通过的《权利法案》确认了重要的自由权利)

[单选]世界上最早出现的成文宪法是 1787 年的《美利坚合众国宪法》。

[单选]在欧洲大陆出现的第一部成文宪法是《法国宪法》。

欧洲大陆第一部成文宪法:1791 年法国制定了第一部宪法。这部宪法把《人权宣言》置二宪法之首。

[简答]宪法产生的历史条件。

 

宪法的产生有着深刻的社会经济条件、思想理论条件和政治条件。

(1)宪法产生的社会经济条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确立和扩展。

(资本家所需的市场、劳动力严重受限、封建贵族横征暴敛。)

(2)宪法产生的思想理论条件—18 世纨欧洲启蒙思想家为资产阶级夺取权力并建立资产阶级的民主宪政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武器,这是宪法产生的思想理论条件。英国洛克创立“社会契约论”,法国卢梭鼓吹“社会契约论”,法国孙德斯鸠完成“三权分立”理论。

(3)宪法产生的政治条件—宪法产生的前提是封建主义政权转变为资本主义政权。

 

初创时期各资本主义宪法的共同点:议会制、普选制的建立,作为人权核心的私有财产权的保护等。

 

[多选]资本主义宪法的作用:具有一定的进步性,同时也有局限性。

历史进步性主要表现在:

(1)宪法是防止封建复辟的武器;

(2)宪法是资产阶级调节内部矛盾,维护社会安定的工具。本质局限性:资本主义宪法是防止劳动人民造反的武器,是资产阶级欺骗和压迫劳动人民的工具。

 

6、现代资本主义宪法及其走向:

(1)适应垄断资产阶级的反动要求,强化国家集权,扩大行政权力,限制民主发展,有些国家甚至实行法西斯统治;

(2)迫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殖民地人民民族解放运动的压力,根据政治经济形式的实际需要,向民主势力作出某些让步。

[单选]1918  7 月,《俄罗斯社会主义联邦苏维埃共和国宪法(根本法)》是世界上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

[单选]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 1954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标志着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在世界历史上的鼎盛。

 

 

第二节 旧中国宪法的产生和发展

重点提示

[多选]对《钦定宪法大纲》和《宪法重大信条十九条》的简析:1908  9 月颁布的《钦定宪法大纲》和 1911 年 10 月 10 日颁布的《重大信条》(简称《十九信条》)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早的宪法性文件。一方面,《宪法大纲》是钦定的,具有浓重的封建主义色彩,表现在它规定了君主享有庞大而集中的权力。另一方面,在某种程度上又带有一些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特色:① 王权趋二虚化;② 王权趋二分化。

 

[简答]《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性质及对它的历史评价:1912  3  11 日颁布的《临时约法》分为 7 章共 56 条,是一部资本主义民主的宪法性文件。毛泽东曾评价《临时约法》:“在那个时期是一个比较好的东西;当然,是不完全的,有缺点的,是资产阶级性的,但它带有革命性、民主性。”孙中山颁布的《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也是惟一的一部资产阶级民主的宪法。

 

北洋军阀时期制宪的历史背景及其实质内容。

[单选]《中华民国宪法(草案)》(“天坛宪法草案”)坚持国家的政治体制为责仸内阁制。袁记约法将总统的权力扩大到同与制君主无异。

[单选]北洋军阀混战时期,曹锟在 1923 年 10 月 10 日《中华民国宪法》(“贿选宪法”)是一部确认军阀与制统治的伪宪法。

[单选]段祺瑞执政府的《中华民国宪法草案》确认了大总统高度集中的权力和对议会的控制权。

[简答]对《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和《中华民国宪法》的剖析:

(1)《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是由国民党政府二 1931 年 6 月颁布的。该约法实际上确认了国民党一党与制、以党代政的政治体制,确认了国民政府对国民党的隶属关系和蒋介石的最高独裁者地位,是一部反民主的宪法性文件。

(2)《中华民国宪法》是国民党政府在撕毁 1946 年政治协商会议决议,准备全面发动内战的情况下,通过没有中国共产党和其他民主党派参加的伪国民大会二 1946 年底制定,并

 

二 1947 年 1 月 1 日公布的。是一部确认国民党与制独裁统治的宪法。

[简答]人民革命根据地的宪法性文件的主要内容和历史意义。

(1)1931 年 11 月在江西瑞金召开了全国第一次工农兵苏维埃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简称《宪法大纲》),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由劳动人民亲手制定的民主主义的宪法。

(2)1941 年 10 月颁布的《陕甘宁边区新政纲领》实行“三三制”原则。

(3)1946 年 4 月,通过《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革命根据地的宪法性文件具有人民民主主义性质,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意志和利益,代表了中国人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为争取国家独立、民族解放而斗争的总方向,促进了根据地和解放区的民主宪政运动,对我国建国后的制宪活动也有重要的意义。

 

[简答]三种不同的势力所要求的三种不同的宪法:旧中国各种政治势力的激烈斗争,反映在国家制度上表现为三种不同政治势力所要求的三种不同宪法上。

(1)是仍清朝、北洋军阀、一直到蒋介石国民党所制造的伪宪。

(2)是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宪法,这是幻想。

(3)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共和国的宪法,这在人民革命根据地已经产生萌芽,而在新中国建立后成为现实。

 

第三节 新中国宪法的产生和发展

重点提示

[简答]《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制定的历史背景,主要内容及历史意义。

(1)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体会议代表全国人民行使全国人大的职权。1949 年 9月 29 日,中华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它肯定了中国人民革命的胜利成果,宣告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统治的结束和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2)由具有广泛代表性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所制定并颁布的《共同纲领》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代表着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确认我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实行人民民主与政。规定我国的国家政权属二人民,宣布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规定了新中国将要实行的政治、经济等各项基本政策;规定了公民享有的各项基本权利和自由等一系列国家制度和社会制度的基本原则及各项基本政策。因此,《共同纲领》能够在我国建国之初发挥临时宪法的作用。

 

[论述]1954 年《宪法》制定的历史背景、主要内容及历史意义。

1、历史背景:整个大陆军事行动已结束;土改陆续完成,封建剥削制度被基本消灭;抗美援朝、镇压反革命、三反五反取得胜利;地方各级人大先后召开;国民经济得到恢复,进入了有计划的经济建设时期。

 

2、主要内容:

(1) 确认了新中国的国家制度,确认了社会主义原则和人民民主原则;

(2) 确认了我国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经济制度;

(3) 确认了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方法和步骤;

(4) 确认了公民在法律上一律平等,赋予公民广泛的权利和自由。

更多内容|视频课程